2022年8月19日 星期五

20220819-Big Island-3

今日早餐就在我們租的小木屋解決,烤個麵包配上之前採買的蔬果,還可以煮個開水泡茶和咖啡,輕鬆寫意,難怪有人出遊就是喜歡住民宿,因為好的民宿一點都不輸飯店。

多功能的餐桌,除了吃飯還可以拿來寫字辦公打電腦


這閣樓真是方便,只是上下樓的扶梯很陡峭,要特別小心。

吃完飯就朝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
出發,入園門票30元,但我們去年買的國家公園PASS仍有效,就省了$30。Crater Rim Drive是必經之路,沿啟勞亞火山火山口的景點。過去Crater Rim Drive是可以開車繞一圈的,不過由於幾年前的火山噴發,現在只剩下半圈開放。


我們把車停在遊客中心

 

穿過馬路朝向園區旅館volcano house前進

園區旅館volcano house後面的Kilauea Iki Trail,因為幾乎跟Crater Rim Drive平行的,走的人不多,但是很慶幸我們是用走,因為在這裡嘗到有記憶來最好吃野生小芭樂。





凸家的老爺跟大少爺


凸家的小少爺




這種小芭樂其實在大島路旁就有,但是園區就在旅館跟Kilauea Summit之間才找得到




令人難忘的好滋味!有點後悔當時怎麼沒多採一些。

走了一半實在太熱,我們決定走回遊客中心,開車攻頂

開車回來到頂端合照,注意此時風極大,凸媽戴的黃石公園買的紅帽,拍完這張就被吹
入火山口裡在

跟凸媽拍一張,給她安慰一下

Crater Rim Drive的盡頭就是頂端,還有另外的步道可以繼續走下去,但太熱了我們當然沒有往下走

退出Crater Rim Drive,往園區另一條有名的Chain of Craters Road開過去,顧名思義就是沿路都是歷史火山口的道路,路段開始不久就有必停的景點Lava Tube,但停車位不多

Lava Tube就是火山熔岩洞,裡面很涼,很消暑,出口處有附設洗手間




Chain of Craters Road 沿途景點都是歷史火山口的道路,現在我們所走的Chain of Craters Road是在1979年重建後開放,一路開下去可以很明確的了解這一大片岩漿當時流動的情形和它的廣大範圍。大部份景點都在路邊觀景台,開到底大約是2個小時或半天時間,我們在這條路見識夏威夷山區多變的氣候(據云氣象學上的14種氣候,在夏威夷就可碰到10種)。稍早在Crater Rim Drive健行時差一點沒熱昏過去,在下一段火山口鏈之路卻是颳風又下雨的,搞得我們像在躲颱風似的,我們剛好利用窩在車子裡吃些點心補充些能量。

瞧遠處分明有藍天,但我們這一段火山口鏈之路卻是強風和落雨,且氣溫降到攝氏23度






上圖凸弟就是踩在冷卻硬化後的岩漿,火山口鏈之路有個地方叫Mau Loa o Maunaulu這是Keauhou trail的起點,開到這邊的時候已經可以看到海了。Keauhou trail步道口根本沒看到步道,這條步道是backcountry trail,就是直直的在這片岩漿一路走到海邊,終點是海灘旁的backcountry campsite。其實1969年以前這裡是有兩個小的crater的,但因為火山噴發時改變了這裡地形這邊開始看到超大片的岩漿就是那有名的1969-74 lava flow。

我們就是要繼續開到背景的海邊










海邊的溫度跟山上多5-10度吧










終於開到海邊,從山下往回望










還要頂著烈日走一小段,才能到此行的景點-海拱門










還好景色頗壯觀,值得在烈日下奔波





















所謂海拱門就是大型海蝕洞的意思啦






凸家到此一遊



















很有個性的枯樹



任憑景色再好看,飢腸轆轆下也會失色不少,於是回程加足馬力狂奔回小木屋,出了國家公園不遠處,就發現一台生意很好的餐車,於是就設法開到餐車旁(這位置很妙,看似就在路邊,其實並不在路邊,非得繞進去旁邊的道路才能抵達),沒想到生意之好,下單後還要等半小時,剛好利用等餐時間到附近加油站加滿油為傍晚的毛納基山天文台行程做準備。

除了開車的遊客,我看也有不少人用走來點餐,網上一查還小有名氣,有人說份量甚多,所以我們就點了三份,事後很後悔沒有點四份,網路情報果然不可盡信。不過東西好吃倒是不假,只是我好奇為何在夏威夷賣泰式餐點?













泰式蝦燴飯x2











泰式蝦炒麵










前往毛納基山天文台之前,我們還先回小木屋帶上厚重的冬衣,因為光是Onizuk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stronomy Visitor Information Station天文台遊客中心就已經標高2,804公尺(地址是Mauna Kea Access Rd, Hilo, HI 96720),毛納基山天文台更是逼近四千公尺。據說當地長年都處於攝氏10度以下,冬季水氣足時更是會下雪,所以禦寒衣物必帶。

從我們的小木屋開過去約要70-80分鐘,但是途經當地鄉鎮,也不可能開太快,所以我決定下午4點就起程,以免錯過落日晚霞。不得不說這趟旅程連開車時都是一種享受,先申明這只是我個人的感受,事實上夏威夷的道路稱不上很好,而是兩旁的景色(包含人文與自然景觀)跟多變的氣候交織成很特別的協奏曲,大島的街景給我一種近乎台灣40年前中南部省道的感受,首先是建築物都不高,路旁的植物也是台灣可見的,我經過Hilo轉入毛納基山的一個路口,居然路旁平斗卡車的小販在叫賣蒸花生,也有小販在賣魚,這情景不啻就是少時鄉間的翻版,卻是我來美20年第一次所見,可惜當時開在內側車道不容許我倒車或迴轉,否則定要買包蒸花生來解解饞。


過了這個路口,算是進入快速道路,這也是我說為何無法迴轉。然而老天似乎在此處要藉著多變的氣候來考驗要上山來人的信心。

陰霾夾雜雨絲的天色考驗來人的信心

這種天氣有可能看得到落日晚霞嗎?



堅持一下,光明就在不遠處

山下牧場的牛兒彷彿在說彩虹快出現了








果然天降一道彩虹來迎賓


這夢幻的場景似乎在預告今日晚霞十分璀璨










此乃天文台遊客中心的停車場






"




從天文台遊客中心還需開約40分鐘才能至毛納基山天文台的山頂。由於從海平面一口氣上升至2,804公尺,不少人會出現高原反應,所以此處設有路閘,強烈建議每位旅人下車在此修整30分鐘,而路閘的rangers也會嚴格檢查車輛是否全時4X4(唉,我們租的AWD還不夠格)以及剩餘油量來決定是否放行。遊客中心員工已經告知我們天文台並不開放,也告訴我們其實到了上方跟在此處看到落日餘暉是差不多的,只是上方幾乎沒有光害影響更適合觀星。不過也報給我們從遊客中心一處絕佳觀星賞落日的山頭,所以我們也決定往其建議之處走去。


天文台遊客中心的安全指引如下:

"See Visiting Maunakea Safely and Responsibly for important safety information. Due to the hazards of altitude sickness, pregnant women, persons in poor health, and children under 13 should not venture above the Visitor Information Station. Drivers are required to use 4-wheel drive vehicles above the VIS because the road to the summit is unpaved, rough, and quite steep. Those traveling to the summit should always use 4WD Low Range to reduce brake failure and overheating. Make sure your vehicle and any items taken to Maunakea are clean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invasive species."

夏威夷大概是JEEP密度最高的地方

凸弟在火山口欣賞落日

凸媽在火山口欣賞落日

凸哥在火山口欣賞落日













也算是氣象萬千

這湧動的雲海夠壯觀了吧
讓這二位遊客當前景
遊客越聚越多
大家各自攻佔據點
祈福石推
回首遊客中心
即將隱沒雲端的落日
登頂觀雲海賞落日-圓滿達成
再不撤可真的要摸黑下山了
下山難!又要開1.5小時才能回到小木屋

沒有留言: